一.概述 偏癱(也稱中風):含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致殘率和復發率非常高。中風的存活者中約有70%~9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主要為運動功能障礙、感覺障礙、言語障礙、認知障礙等。為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應及時住院搶救治療,同時制定早期與恢復期的康復治療程序。早期積極、正確的康復治療,將使80%患者的功能明顯改善,只有10%~2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所以,腦中風后早期康復治療是關鍵!只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24~48h就應該進行早期康復治療。中風的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心理治療、高壓氧、矯形器的應用及傳統治療等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早期開始以神經促通技術為主的運動治療。 二. 康復評定 1、運動障礙:指偏癱一側的肢體不能活動、活動困難或不靈活,軟癱、痙攣。 2、感覺障礙:偏癱肢體麻木、疼痛。 3、語言、言語障礙:右側偏癱者多見,表現為構音障礙、失語(表達性、感覺性、混合性)、書寫障礙、閱讀障礙、命名障礙。 4、認知障礙:認知包括識別、記憶、思維、推理等。表現為時間定向障礙、地點定向障礙、認為定向障礙、注意障礙 5、情緒障礙:情緒不穩定,如不言不語、吵鬧不安,哭鬧等。 6、能力下降:ADL能力下降、行走及上下樓困難、不能使用日常簡單的工具(電話、傘等)、不能與人交流、喪失工作能力。 7、吞咽障礙:流口水、喝水嗆咳、吞咽困難。? 并發癥:肩關節半脫位、肩手綜合征。 三.康復訓練目標 1、急性期(<1w): (1)以治療為主、康復訓練為輔; (2)康復目標:調整心理狀態、防治各種并發癥、恢復床上的一部分功能。 2、恢復期(1w~6m): (1)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機; (2)康復目標:最大程度的恢復各種功能,爭取達到基本獨立生活、工作和習。 3、后遺癥期(>6m): (1)訓練日常生活能力; (2)康復目標:學習使用各種輔具,爭取最大限度地達到獨立生活。 三.康復訓練方法 1、訓練正確臥姿、翻身訓練、臥床期常用的訓練方法-橋式運動: ? 適用于偏癱肢體有一定活動能力者 ? 緩解軀干和下肢痙攣進下肢正常運動 ? 訓練腰部控制能力 ? 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臥床期常用的訓練方法-抱膝運動: ? 適用于偏癱患者出現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時 ? 緩解下肢和軀干的伸肌痙攣 ? 促進骨盆運動 ? 緩解上肢屈肌痙攣 3、臥床期常用的訓練方法-雙手叉握的自我運動雙手叉握的自我運動雙手叉握的自我運動雙手叉握的自我運動: ? 適用于偏癱上肢活動能力差者 ? 改善偏癱上肢的感覺和知覺 ? 防止肩胛骨后縮,減輕上肢屈肌痙攣。 ? 保護偏癱側的肩和手:活動四肢關節活動、坐起與坐穩訓練、偏癱上肢訓練、轉移訓練、站立與行走訓練。
|